“看見莞城運河路的夾竹桃花海又開了,開成雪浪一般,好美??!”“在東江文化長廊有一墻粉白色的夾竹桃‘瀑布’,拿著花傘往那一站,絕了!”“雨天的夾竹桃浪漫氛圍感拉滿,上橋運河邊一整條花路,隨便拍都很出片!”……
△初夏正值夾竹桃盛花期,不少網(wǎng)友在社交平臺曬出與夾竹桃的合影。圖為網(wǎng)友截圖
初夏時節(jié),東莞的街頭巷尾被一片粉白相間的花海點綴。在莞城運河路、東江文化長廊等地,夾竹桃盛開如瀑,層層疊疊的花朵宛如“雪浪”,吸引眾多市民駐足拍照。社交平臺上,“夾竹桃打卡”成為熱門話題,不少網(wǎng)友曬出與花合影的美照。然而,在這片浪漫景象的背后,卻隱藏著不容忽視的危險——夾竹桃全株有毒,誤觸或誤食可能危及生命。
△每年初夏時節(jié),東莞街頭巷尾被一片粉白相間的花海點綴
美麗卻致命:夾竹桃中毒事件頻發(fā)
夾竹桃又名筆桃、白羊桃,雖有著嬌艷的花朵和四季常青的葉片,卻是植物界著名的“毒美人”。其全株含有強心苷類毒素,尤其是夾竹桃苷,毒性極強。成年人僅攝入少量葉片或汁液,就可能引發(fā)嚴重中毒,甚至致命。
△夾竹桃是一種廣泛種植的觀賞花,常見顏色有白色、粉紅色等
近期,多地發(fā)生因接觸夾竹桃而中毒的案例:
·誤食泡茶致ICU搶救:一名54歲男子因牙疼,聽信偏方用夾竹桃葉泡水飲用,結(jié)果出現(xiàn)劇烈嘔吐、心律失常,最終被送醫(yī)搶救,經(jīng)血液透析才脫離危險。好在經(jīng)過治療,男子已經(jīng)恢復(fù)了意識。他老伴十分后悔:“誰知道就兩片葉子,能造成這么嚴重的后果!”
·含花拍照中毒送醫(yī):一名女子為拍攝“文藝照”,將夾竹桃含在口中,次日出現(xiàn)中毒癥狀,緊急就醫(yī)后才得以緩解。
·泡酒飲用致肝腎損傷:一名風濕病患者長期飲用夾竹桃葉泡酒,導致肝腎功能嚴重受損。
△夾竹桃白色的花朵開得特別漂亮
毒性解析:全株有毒,接觸需謹慎
夾竹桃的毒性不僅存在于花朵,其莖、葉、花粉、種子甚至燃燒后的煙霧均含毒素。主要中毒途徑包括:
誤食:攝入葉片或花朵后,輕則惡心、腹瀉,重則引發(fā)心律失常、心臟驟停。
皮膚接觸:汁液接觸皮膚可能導致紅腫、瘙癢,傷口沾染則可能加速毒素吸收。
吸入煙霧:燃燒夾竹桃產(chǎn)生的煙霧亦含毒性,應(yīng)避免吸入。
盡管毒性強烈,但正常觀賞并不會導致中毒。只要不采摘、不觸碰汁液,保持安全距離,市民仍可放心欣賞其美麗花景。
有毒為何城市仍廣泛種植?
盡管夾竹桃有毒,但其在園林綠化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優(yōu)勢:
·超強環(huán)境適應(yīng)力:耐污染、抗灰塵,能有效吸收汽車尾氣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質(zhì),被譽為“天然空氣凈化器”。
·花期長、觀賞性強:從春末至深秋持續(xù)開花,花色艷麗,適合城市景觀美化。
·易于養(yǎng)護:耐旱、耐貧瘠,管理成本低,適合大面積種植。
安全指南:這些常見植物也有毒
除夾竹桃外,許多常見觀賞植物也含有毒性,需提高警惕!
汁液有毒:常春藤、一品紅、滴水觀音
果實/種子有毒:紫藤、苦楝、國槐
家養(yǎng)植物:水仙、綠蘿、龜背竹
它們有很多優(yōu)點,非常有利于園林綠化,只要不誤食,不觸碰汁液,一般不會中毒。
安全建議:
1、觀賞時保持距離,避免直接接觸
2、切勿采摘、食用不明植物
3、看護好兒童及寵物,防止誤食
如不慎接觸,立即用清水沖洗,嚴重者及時就醫(yī)
網(wǎng)友熱議:美麗需謹慎
社交平臺上,不少網(wǎng)友對夾竹桃的毒性展開討論:
“《甄嬛傳》早就科普過,夾竹桃有毒!”
“花雖美,但安全第一,看看就好!”
“家門口就有,開花超美,但從不碰它。”
最后提醒大家,5-8月正是夾竹桃的盛放期,粉白相間的花海為城市街道增添了一道亮麗風景,但其毒性不容忽視。欣賞美景的同時,切記“只可遠觀,不可褻玩”,讓安全成為賞花的第一準則。